领队专访:“郑”气凌然 “松”竹傲骨 “波”学多才



                                                            ——访江西师范大学带队教练郑松波

         


郑松波,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毕业,现任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在大学主教运动医学。1996年开始接触太极拳,随后拜师杜鹏程老师,后机缘巧合得到杜老师引荐师从马虹老师,幸运地成为拥有两位师傅的太极拳弟子。本次大赛担任江西师范大学代表队领队。

初见郑松波,他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为自己的队员拍摄照片。当我们把他叫起,看到的却并不像一位习武之人,更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有为学者。郑松波友善地向我们打了招呼,扶了扶有些歪的眼镜,我们便开始了这次的采访。

谈到太极对自己的影响,郑老师说,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中融合了易经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空性以及道家的吐纳之法。钻研太极拳已十余载的他,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太极拳的影响——儒雅、沉稳而又有自己的性格。练习太极拳让他懂得了过与不及的关系,更让他懂得了放得下才能获得智慧。对他而言,太极拳不仅强健体魄更是能强壮人的头脑,磨练人的心智品性。

作为本次联谊赛的带队教练之一,大学老师的身份让他成为许多人关注的对象,他所带领的弟子也都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他的一位弟子说,在学校里的一片香樟树下,总能见到郑老师练习太极拳时而平缓时而矫健的身姿,并且他们发现原来太极并不是原来想的那么柔缓,而也是可以非常刚劲有力。慢慢的便开始有很多同学慕名前来拜师学艺,“郑老师没有一点架子,完全将自己十几年来的所学倾囊相授。”一位郑松波的弟子说。随着队伍的壮大,在他的弟子中,有些学校的领导干部也开始跟随郑松波练习太极拳,甚至还有特警也前来学习。此次郑老师带队的成员都在推手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不难看出郑老师在尽心尽力的为太极拳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太极拳在大学”是郑老师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太极一直都在大学,与我们的日常密不可分,郑老师如是说。但是目前太极拳的发展面临了一些困境,郑松波坦然道,如二十四式简化的体系讲解在传播中产生了一些差异,而这一点就又造成了太极拳虽然传播面广却鲜有人问津的尴尬处境。“拿推手来说,这本该是太极拳刚与柔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却渐渐被演变成为了推手而推,去敷衍对待太极拳,那些美感也就都随之被破坏殆尽。一个只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的活动就这样变了味,也在传播中造成了更多人对太极拳的误解。”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隐忧。“而且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形态,在与其它武术的交流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不能作为检验环节而阻挡了传播。”

作为老师,言传身教是他一直秉承的准则。职责之外,他也在为太极拳的不懈努力。诚如,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国文化,它的发扬光大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面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消失,太极拳的继承发展还是可喜的,但是如何做成像瑜伽、跆拳道那样的传播程度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郑老师的观点是在学校中进行传播推广,这首先就能改变太极拳给人留下的老气横秋的错误印象。对于推广,郑老师并不赞同随缘,碰到了合适的人才传授的态度,“其实只要对太极拳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热爱,这都应该被尊重,都可以来学习。”他说,“若只是一味的放任自流,太极拳的前景就更不乐观了。”我们都应该对太极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活动,年轻人也可以多多参与进来。学习太极拳,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有另一个层面上的理解,文化层次上接受了,就愿意身体力行的去学习,这其中既包含了养生术、防身术也有格斗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由内到外,从技术体面到文化层次,真正的接触之后我们就会愿意去做传播者和推广者,由此良性循环起来,太极拳的长远发展就有希望。


“太极拳作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需要我们的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的参悟透,不能仅凭着对大师的崇拜盲目而去学习,最后只能一知半解。”郑老师细致地给我们讲解着自己对太极的理解。他说,马虹先生也曾说,技击性是太极拳的灵魂,如果没有力量就如同舞蹈一样,缺乏科学性认识也就导致了太极拳不能吸引高端人才。打太极拳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内在的文化,打明白拳。打拳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过程,其文化底蕴里表现出来内在才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的。而马虹大师已然是深刻理解了太极拳的深刻内涵,由此成为文化传承链上的一环,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位大师。

马虹老师的这些观点正是吸引郑松波老师一直坚定地走在发扬太极拳的这条路上的原因。太极拳的未来,就握在我们新一代的手中,太极的辉煌等着我们去开拓,这是郑老师对我们这一代最恳切的希望。


                                                                                                              文字: 吴倩 宋紫桦 河北大学   摄影:李昌

                                                                                                                         太极禅网(www.taijichan.com)

                                                                                                                                       2013年10月4日